文章来源:极手游作者:小狐狸发布时间:2022-11-01 19:54:11
大家好,我是老刘,今天是我长征路自驾游的第43天,我今天就来详细复盘一下长征中最惨烈的战役——湘江战役的来龙去脉。
一、蒋介石初步兵力布防:
1934年11月中下旬,就在红军轻松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的时候,老蒋的军队这时候在忙什么呢?
1、桂系军阀白崇禧预料红军将突围而走,在全州、兴安一线构筑工事,共构筑碉堡140座。我们现在测量全州~兴安直线有56公里,大概是400米左右就建一座碉堡,碉堡密集的距离大家也明白了吧?这400米左右应该是当时武器的封锁范围或者是最有效射程,部队布防于全州、兴安、灌阳,成三角支撑,称湘江“铁三角”老蒋令桂军加强对黄沙河、全州、兴安、桂林之碉堡线的控制,阻击迟滞红军,以便决战。
小诸葛白崇禧布防
2、湘系军阀何键在得知红军有向西转移的意图后,令湘西各县加修碉堡,自衡阳经祁阳、零陵至黄沙河一线,共修碉堡410座,现在测量这一线的直线距离是168公里,同样跟桂军构筑的碉堡间距差不多,这可能是当时老蒋的标准化工程吧?也是400米左右距离建一座碉堡,这就说明当时这400米距离一定是保守的火力射程范围。
湘军布防
3、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时,老蒋即判断红军入湘后有与红2部会合的可能。于是,派薛岳率8个师取道龙冈、桂东、资兴、郴州、桂阳、新田、永州线进行截击,迫使红军不能北上,必须西进,令薛岳部于11月24日以前集结于永州附近。老蒋嫡系周浑元部于红军的右后方追击。粤军,于红军的左侧后追击。
蒋介石中央军布防
4、为了实现以上作战计划,老蒋共投入兵力约16个师77个团近30万人,在湘江以东地域部署了一个大包围圈,并打算自东向西收缩,企图在湘江东岸逼红军决战。
二、蒋介石详细布防:
这是蒋介石一生中计划得最缜密,最完善的作战计划!
(1)第一路军湘军刘建绪部4个师,2个补充旅和14个保安团,南下至黄沙河、全州一带布防,在潇水与湘江之间,负责从北面攻击,以防止红军在湘江受阻后往北转向湖南腹地。
湘军刘建绪部
(2)第二路军:蒋军嫡系薛岳部4个师加2个旅,位于湘军刘
建绪部的侧后,由茶陵、衡阳前进至零陵附近,任务是与第一路军一起防止红军前去湘西与红2方面军会合。薛岳的部队之所以跟在湘军的后面,还有一个只有老蒋和薛岳才心领神会的意图,就是催促和监督湘军与红军作战,不让湘军何健耍鬼头。薛岳部
(3)第三路军:嫡系周浑元部共4个师,近距离地位于红军的右后方,直插道县,然后与第一第二路军及桂军联络截击。
周浑元部
(4)第四路军:湘军李云杰部共2个师,由嘉禾向宁远及其以南地区尾追红军。
湘军李云杰部
(5)第五路军:湘军李韫珩部第52师,位于红军的左侧后,与第四路军及粤军联络,经由临武、蓝山、江华、永明尾追红军,并与桂军联络。
湘军李韫珩部
(4)这时,红军会将被近30万大军压缩到纵深80公里宽30公里的一块狭小面积里,这时红军从出发时86000人已经减员至64000人,灭亡危如累卵!
红军几乎被重重包围
三、小诸葛耍滑头
1934年11月22日(红军长征出发43天了),桂军白崇禧在1934年11月22日下午撤离了湘江防线,湘江原来禁闭的大门突然向红军敞开了,这“小诸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1、原来湘军何健的防线本应以全州为中心东西向,但是他心里也有小九九,把重兵布置在黄沙河,他预测红军会在那里渡河。桂军的防线是兴安~全州~灌阳,成”铁三角“之势,堵住了湘江道路,就像一扇大门一样关着的。红军大队人马由文市滚滚而来,这时候主要的障碍有两个,一条潇水,一条是湘江。
铁三角阵
2、1934年11月22日下午桂军的防线调为东西纵向,调至兴安~灌阳,大家看一下这种防线,分明就是夹道欢迎送客的队形,这样就相当于打开了大门。中间形成了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实际上是红军避免损失的一个最好机会。这时,从全州到兴安60公里的防线,已无兵防守,
向红军敞开大门
3、那么他一个地方军阀为何有这个胆量给红军放开一条生路呢?原来“小诸葛”的葫芦里是这样的。
(1)白崇禧认为:红军从湘南西进去往湘黔边界,只是路过广西并不打算在广西立足。桂军只有2个军5个师16个团,共2万余人。以2万人去堵来势凶猛有8万之众的红军,弄不好就会被消灭。
两败俱伤
(2)即使打得好,也会两败俱伤。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老蒋的嫡系部队都会以追击红军为名,乘虚而入,广西就会成为老蒋的统治地盘。
(3)白崇禧的飞机每天都在空中侦查红军的动向,他不但侦查红军也侦查老蒋薛岳部队,他发现薛岳的部队一直是尾随着红军前进,红军走他们走,红军停他们停,一直是隔着两日夜的行军距离。
飞机侦察
(4)这时候,桂系白崇禧设在上海的秘密电台又发来电报称:老蒋决采用杨永泰一举除三害之计,即:利用红军消耗桂军、湘军、粤军。如此则一举而三害俱除,消灭了蒋的心腹大患。发电人是白崇禧保定军官学校同学,与自私交甚厚。其已混入老蒋机要,不断为白搜集情报,经常住在上海。于是采纳幕僚刘斐的建议:对红军“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在红军通过时,让开正面,可以相机进行侧击和追击,一可促使红军快走;二不会遭到红军主力回头打击的风险,促其早日离开桂境。他认为这样做,既可相机打击红军,还能应付老蒋,是保存实力和地盘的妙计。这就是桂系在湘江战役中所采取的基本立场,这就是白崇禧葫芦里真正的药。
送客式追击
那么,既然桂军已经让开了生命通道,红军在过湘江时为什么还损失那么严重?
李宗仁、白崇禧
四、红军渡过湘江的军事计划:
1934年11月25日(红军长征出发46天了)
一、敌我军方面情况:
1、1934年11月22日,桂军突然南撤,将部队撤往恭城,全州、灌阳、兴安“铁三角”只象征性地留下2个团另2个营的兵力,至此,从全州至兴安60公里的湘江,已无兵防守,湘江防线完全向红军敞开了。
湘江大门敞开
2、可惜,红军领导者对敌情的这一重大变化未能利用桂军撤防的极其有利时机,大举渡江,而是继续采取甬道式的队形,按常规行军,坛坛罐罐舍不得丢掉,毫无“抢渡”湘江之意。1934年直至11月25日,红军三人团才正式决定突破蒋军的第四道封锁线。耽误的这3天对红军几乎是致命的!
二、当时红军决定4路纵队向湘江地域前进:
1、第1纵队(一军团主力)沿道县、蒋家岭、文市向全州以南前进。
第1纵队
2、第2纵队(一军团1个师、第1纵队、五军团13师)经雷口关及文市南面前进。
第2纵队
3、第3纵队(三军团、2纵队及五军团第34师)经小坪、邓家源向灌阳前进,相机占领灌阳,然后向兴安前进。
第3纵队
4、第4纵队(8军团、9军团)经永明或绕过永明县城,从三峰山向灌阳、兴安前进。
第4纵队
由此可以看出,3人团这个4路进军的计划,是以全面打乱敌人部署,多路强渡湘江为目的的。
就在“3人团”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毛泽东突然闯了进来,粗暴地反对了李德这个作战方案,他与李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是他长征出发以来第3次重申自己的军事建议。他能以这样粗暴的态度争论,足见现在的军事形势有多么万分危急,他对红军即将面临的危险焦虑到了何种程度?
五、毛泽东反对向西行军:
1934年11月25日(红军长征出发46天了),就在11月22日桂系白崇禧撤出湘江防线后,红军居然没有立即动身快速渡过湘江,而是在道县停留了3天多才下达渡过湘江的作战任务,这其中的原委现在已经没有一个准确的史料来说明白,但推迟这几天的严重后果是,红军错过了最好的渡江机会,给红军造成了几乎灭顶之灾。
红军在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他突然闯进,与李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是长征出发以来他第三次重申自己的建议:
1、主张红军不要从文市继续向西,不要从界首西渡湘江。
不要从界首西渡湘江
2、应该从文市直接向北,从黄沙河附近渡过湘江。
应该从文市直接向北
3、经湘桂边界处的庙头,攻占湘南的白牙,沿着夫夷水的东岸北上直取宝庆。
直取宝庆
4、既可以向东北攻击两市镇和永丰镇,也可以继续北上攻击酿溪镇。
攻击酿溪镇
5、之后穿过湖南中部的丘陵地带,或在湖南中部建立革命根据地,或者返回到苏区去。
返回到苏区
6、几乎从红军刚一进人湖南起,他就一直主张红军向北深人湖南的腹地。他从来没有把苏区中心移到荒凉的西部去的念头,尽管后来红军的长征不得不一再向西,直到他站在中国西部的黄土窑洞前。
7、李德回忆录里说:“我建议从南面绕过全州县,强渡湘江,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之后,立即向湘桂黔交界的三角地带前进……他粗暴地反对了这个建议。”李德使用了“粗暴”一词,可以想见在军事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刻,他对红军即将面临的危险焦虑到了何种程度。
李德
8、他的意见再一次被否决,无奈地跟着红军大队伍钻进了老蒋早已设计好的口袋里。
六、红四团——长征路上最靓的一群仔
1934年11月26日~27日(红军长征出发48天了)
1、1934年11月26日
(1)红军主力从永安关和雷口关进入广西,并形成红1军团为右翼,红3军团为左翼,向湘江前进的态势,但红8、红9军团仍在湖南江华和永明,落在后边。
(2)蒋嫡系周浑元部占领道县。
(3)桂系白崇禧,命15军从恭城返回灌阳,在新圩以南展开防线。为防止周浑元部进入广西,还可随时截击红军后卫。
白崇禧展开防线
2、1934年11月27日
(1)右翼红1军团以运动战著称,行军速度非常迅速,界首本应该是3军团的防区,但是他们还远远在后。
(2)此时桂军已经向界首移动,林帅立即命令最能跑的4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迅速占领界首,4团再次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尖刀!4团是长征25000里路上最靓的仔!
4团占领界首
(3)当4团拿下界首渡口后,在构筑阻击阵地的时候,3军团4师前锋已经到达,双方交接了阵地。
(4)红1军团2师5团奉命向右翼的全州急促前进。然而,当5团接近全州的时候,发现全州已被湘军刘建绪部抢先占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全州不在红军的掌控之下,红军西渡湘江的计划将无法实施,整个红军纵队就有可能被封堵在湘江东岸。
交接了阵地。
3、由于李德等三人团不懂军事,权利抓得死死地,哪怕是一个炮位,一个机枪位,也要经过他们设计好才能执行,不能让前方部队随机应变,导致红军没有抢先占领全州致使渡江战斗出现了第一个失招!
三人团
七、决定战局的失招
1934年11月26日~27日(红军长征出发48天了)
红1军4团占领了界首,红军大部队继续向湘江前进。
红军向湘江推进
1、当时红1方面军是长征队伍的前锋,那么前锋的前锋就是耿彪的4团,而4团的前面的前锋的前锋的前锋是便衣侦查队,队长由军团的侦查科科长刘忠(请大家记住这位英雄,他有幸看到他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的成立,1955年他被授中将。)率领。
刘忠
(1)便衣队行程:他们到达湘江~界首~然后向北往全州方向侦查,全州应该是桂军与湘军会师交接的地方,但是,侦察队发现全州竟然是个空城,他们发现界首~全州方向根本没有敌人。然后,他连续给后方通告:前方无大敌!也就是说界首~全州之间通道是敞开的。
(2)原来,白崇禧的部队已经后缩,缩至兴安。湘军何健部队后缩至黄沙河。
空城
(3)1934年11月27日,这个时候红军应该迅速占领全州,当时红2师已经过江,刘忠便向红2师5团要求迅速机动占领全州。5团战斗力非常强,刘忠曾在5团当过政委,5团团长叫陈正湘,但他做不了主。率领5团的是红2师的参谋长,叫李棠萼,李棠萼犹豫了,这么大的事要报军团首长的,但是,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这样,就错过了机会。由于犹豫,等命令批准后,就差了几个小时,5团刚赶到全州城外,湘军刘健绪的部队已经把全州接管了。
失招
(4)没有及时的占领全州,导致了1军团只能在全州以南30里的觉山铺构筑阵地,这样过江通道被压缩了很多。如果1军团依托的是全州的城防构筑阻击线,会比觉山铺的山岗阻击线效果好很多,就不至于损失那么大,这是红军过湘江时军事领导犯下的严重错误!
(5)林帅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只能见机行事,决定两翼分割,中间突破,保住两翼,保证红军大队人马从文市~界首安全通过,建立一个安全走廊。
觉山铺构筑阵地
虽然,我们说的走廊说建一个就建一个,说得很轻松,但是真正的残酷战役才刚刚拉开序幕。
八、落入30万敌人布置好的口袋里
一、1934年11月27日“红星”、“红章”两个纵队翻越都庞岭从文市、水车等处过灌江浮桥西进,这时,从文市地区到湘江渡口58公里。
1934年11月27日的敌人情况:
(1)近日敌人“追剿”军的速度却出奇地快:
A、湘军4个师到达全州。
B、薛岳4个师进至零陵、黄沙河一线。
C、周浑元和湘军李云杰部共6个师,进至道县,正以拉网的阵型尾追而来,距离红军尾部的文市只有一天的路程。
D、桂军5个师开至灌阳、兴安一线。
近30万敌军从南、北、东三面杀气腾腾地围上来,形势对红军愈发不利,基于这种危机时刻就必须在湘江建立一段安全通道让“红星”、“红章”两个纵队及后续部队安全通过,红1军团和红3军团必须立刻在界首~脚山铺之间构筑两翼阵地。
围歼
二、在兴安县城以北15公里的湘江西岸有一座古圩,因位于全州与兴安交界之处而得名界首。界首在历史上曾经叫“湘源区”,意即湘江的源头区。由于地处上游,这里的湘江并非什么天险,主河道不足百米宽。冬季水流不急,水深不超过腰部,可以徒涉。因此,红军纵队便选在这里渡江。
1、1934年11月27日,右翼红1军2师渡过湘江,抢占了大坪渡~界首的全部渡口。
抢占所有渡口
2、左翼红3军团4师10团从红1军团2师4团手里接过界首防务,并向南警戒兴安之敌。这样,红1、3军团就控制了界首~脚山铺间30公里的湘江两岸的所有渡口。等待红军大队人马在全州、兴安间西渡湘江,全州至兴安间有四个渡口,从北到南分别为:屏山渡口、大坪渡口、风凰嘴渡口、界首渡口,每个渡口之间相距十余里。
四大渡口
3、由于红军领导军事指挥的死板,未能占领全州城,湘军刘健绪的部队已经把全州接管了。红1军率军团部从大坪渡过了湘江,经二美滩赶到了觉山铺构筑右翼阵地。
4、“小诸葛”白崇禧果然料事如神,他料定红军占领界首后,必会占领兴安,命韦云淞第45师到兴安加强守备,当红军准备进攻兴安的时候,白崇禧早已做好了兴安的布防,红军晚了一步。
小诸葛兴安布防
5、此时红军部队大致位置:
(1)红1军团1师主力尚在潇水西岸阻击尾追之敌。
(2)红5军团也在潇水西岸阻击敌人。
(3)红8军团、9军团向雷口关急进。
(3)红1军团红15师即“少共国际师”,奉命在灌阳、文市和全州湘江东岸向北警戒全州敌人,以确保红军右翼中部安全。
(4)湘军4个师布防于全州,林帅此时手中只有红1师2团,红2师5、6团、共3个团5000余人,要在脚山铺一带坚决阻击来自全州的4个师的湘军,还要坚守3~4天。
各部的位置
九、红1军团脚山铺阵地
一、红1军团在觉山铺构筑右翼防御阵地~觉山铺防御阵地(1934年11月27日)
1、觉山铺,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北距全州县城15公里,南离红军准备渡江的界首渡只有25公里,桂(林)黄(沙河)公路与湘江平行,自西南向东北穿村而过。公路两旁夹峙着绵延不高的丘陵和山冈,东西绵延的几个小山头与南北走向的公路形成了“十字架”,黄帝岭、尖峰岭在公路东侧。美女梳头岭、米花山、怀中抱子山在公路西侧。其中南端的黄帝岭和杯中抱子山为最高约有300在右。山上长满松树和灌木,乱石混杂,形成了几个高高低低的天然阵地,还算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阻击阵地。
脚山铺地形
2、只要守住脚山铺,就卡住了敌人进入湘江西岸的咽喉。一旦失守,湘军将沿着桂黄公路一路南下,与由南北上的桂军连成一片,红军将被老蒋的30万大军彻底包围在湘江以东,生死存亡悬于一线。
脚山铺
3、左权建议部署阻击防线如下:我军居高临下,采取层层抗击,以击溃从正面和左右三面来攻的敌人,具体部署是:
(1)第一道阻击线设在脚山铺至北面的小坪长约1公里的桂黄公路两侧的各山头上,由红1师担任左翼,兵力部署在公路西侧的米花山、美女梳头岭一线。红2师担任右翼,部署于公路东侧的尖峰岭一线,。其中主力红4团暂时放在最高山峰怀中抱子山,与黄帝岭一线作为第一道阻击线的最后坚守阵地。
(2)第二道阻击线阵地设在脚山铺以南的洛口、白沙铺、水头、夏壁田一线,以白沙铺至夏壁田为左翼,由红1师进行阻击;白沙铺至洛口为右翼,由红2师扼阻。这一带虽然不是错落的山头阵地,但仍有一些丘陵坡地,山小村落多,地势平坦,一条宽约50米的白沙河由北向南与桂黄公路交叉,河东岸是一片开阔地,北进之敌必暴露无遗,这便是易守难攻之所在。
(3)林帅和聂帅都表示赞同,命令各部抓紧修筑战壕、交通壕,还要修卧沟、跪沟,从山腰一直修到山顶,层层相通,相向相连,做到守有阵地,退有防线,既有效地打击敌人,又便于保存自己。
(4)红1师主力尚未赶到,以“十万火急”的电令,命红1师主力和红4团星夜兼程,火速赶到脚山铺。
(5)林帅也把自己的指挥部安放在最前沿,第一道阻击线的米花山上。
构筑脚山铺阻击阵地
十、“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1934年11月27日(红军长征出发48天了)27日红3军团负责的左翼阻击阵地在紧锣密鼓的布防着。
一、红三军团构筑左翼防御阵地~新圩防御阵地(1934年11月27日)
1、新圩,位于广西灌阳县西北部,南距灌阳县城15公里,距湘江渡口三四十公里。通往灌阳县城的全(州)灌(阳)公路自此穿过,是灌阳县城通往全州和桂军进逼湘江封锁湘桂边界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必须先敌抢占新圩一线山头阵地,扼住全灌公路咽喉,并阻击由灌阳县或北进的军桂军。这对整个西征的红军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个原本并不引人注意的小地方,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而倍受注目。
2、桂军的战力是很强悍的,当时形容桂军是这样说的: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桂军战斗力为什么非常强悍?首先是将领出色。李宗仁、白崇禧均为蒋军中数一数二的优秀将领。
桂军总参谋长叶琪、第7军军长廖磊、第15军军长夏威等,在北伐时都已是军长,个个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其次,桂军的军官也比较优秀,桂军的基层指挥官与老蒋嫡系部队不同,他们出身正规军校的不多,多是职业老兵出身,虽然年龄普遍偏大,但实战经验颇丰,是战斗中的真正骨干。桂系军队战斗力强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士兵,这并不是因为广西人性格彪悍,而是因为广西人老实。当时的广西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属于典型的穷乡僻壤。那里的老百姓有两大特点,一是吃苦耐劳,二是性格朴实。老实人听话,对上级的命令执行起来自然不会打折扣。
3、红3军团前卫部队第5师,经过几天急行军,已行至灌阳县水车修睦村。部队刚刚休息半日,正准备继续前进,突然接到了军团部发来的紧急电报:命令红5师14、15团和临时归其指挥的“红星”炮兵营立即行动,急速奔赴新圩,阻击桂军进攻,保证整个野战军左翼的安全,掩护红军主力过江。3000多名将士,在师长李天佑、政治委员钟赤兵、参谋长胡浚的指挥下立即在新圩附近构筑阻击阵地,他们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至四天”。
新圩阵地
4、三人心里都很清楚:以武器、弹药均不足的2团对付以逸待劳本土作战的一个齐装满员的桂军主力师,以寡敌众,以弱抗强,其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如果让敌人突破这段阵地,向东北则可直捣全州石塘到湘江两岸的各个渡口,整个红军西进队伍则有被拦腰斩断的危险。
5、李天佑与几位师领导交换意见后,作出战斗部署:把全师摆在从新圩向南至排埠江村长约8公里的公路两侧山头上。以公路为界,分成左右两翼,互相配合形成交叉火力,具体部署是:
(1)红15团在左翼,即打锣山、水口山、钟山上。
(2)红14团在右翼,即月亮包山、判官山上。
(3)“红星”炮兵营配置在左后侧。
(4)以钟山、水口山、古平至月亮包一线为前沿阵地第一道阻击线。师指挥所设在离第一道阻击阵地只有1公里的杨柳井村口几间低矮的民房里。
6、桂军白崇禧命15军从恭城返回灌阳,布控于在新圩以南。
(1)他们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在狮子山、瘦马岐、张家岭一线摆开队伍,构筑进攻出发阵地。准备截击红军后备部队,并阻止蒋军嫡系进入桂境。
(2)以王缵(zuan)斌第44师为攻击部队。以第7军覃联芳第24师和独立团为预备队。
(3)第15军军长夏威把指挥部设在灌阳县城。
新圩保卫战阵地
7、敌我双方的前沿阵地相距约千米,中间为水田、旱地和小村落,一场恶战渐渐地拉开了序幕。
十一、缓慢的行军
1934年11月28日(红军长征出发49天了)
一、1934年11月28日:
1、红4师3个团在师长、政委的带领下渡过湘江到达界首,在江面上搭建起几座浮桥。并在光华铺地区抢占有利地形,紧急构筑工事,准备从正面阻击兴安方向来犯之敌。
2、第11团前出到石门及西北地域布防。
3、第12团留守湘江东岸的渠口,阻击桂军从兴安东北进攻界首。
4、红5师第14、15团在新圩阻击阵地与桂军开火。(新圩阻击战打响)
5、这样,红三军团在左翼从灌阳新圩至光华铺、便形成了一条强有力的钢铁防线。
6、彭总把指挥部设在离界首渡口不足百米的“三官堂”
界首、新圩阵地
7、红1军团脚山铺阻击阵地与湘军开火。
8、红15师在湘西延寿圩一带阻击湘军4个团。
(脚山铺阻击战打响)
9、红5军团主力第34师及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仍在道州的蒋家岭和湘桂边界永安关、雷口关一带回击阻挡尾追的蒋军嫡系周浑元部。
绝命后卫师阻击尾敌
10、红5师13团正由水车向渠口集结。
11、红8、红9军团由江华北上永明,跟随红3军团之后,向三峰山攻击前进,但在三峰山隘口遭到桂军和地方民团据险顽强抵抗,伤亡惨重,无奈决定红8军团、红9军团改道,由雷口关进入桂北。
12、“红星”“红章”两个纵队经陈家背的石塘、麻市西进,这一天只走了26公里。湘江浮桥早已架好,由于红星”“红章”两个纵队行动迟缓,令南北两翼红军构筑的通道,静静的等待了3天。主力红军如果在1、2天内过江完毕,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失。
机关纵队缓慢行军
13、为什么“红星”“红章”两个纵队行动如此之慢?用彭总的话说就是“抬着棺材走路”,就是搬的东西太多。“大搬家”主要在“红章”第二纵队,这个纵队约有1万人,动用搬运印刷机、纸币镌版、造子民夫就多达5000人,挑着苏区的大量财物药品、备用的机器、重新装填空弹筒的压床、满载文件资料的箱子、银元的枪炮、收发报机、电话设备、大卷的电话线等等。需要七、八个人抬的石印机、需要十几个人抬的大炮底盘,也舍不得丢下。大山炮没有骡子拉,就用人力扛。卫生部把X光机也抬上了,这东西怕碰怕跌,十几个战士像捧着瓷碗似的抬着它走。野战医院以为就在附近苏区打仗,连给伤员用的屎盆、尿盆都带上了。
朱总在他的自传中沉重又懊悔地总结这一教训:
“......长征就像搬家一样,什么都搬起来走,结果太累赘,很吃亏。补充来的新兵没有来得及搞到团里、营里去,没有带过兵的人,就会搞空头计划,他们不知道没有训练过的新兵,不跟着老兵怎么走,结果,就让新兵去搬运东西.。整个司令部、机关、干部都很重要,连印刷机、兵工机器都搬出去。结果,一个直属队就有一万多,所以需要的掩护部队就多了。因此,部队动起来很慢......”
十二、血海深仇
1934年11月28日(红军长征出发49天了)
1934年11月28日:红一军团脚山铺阻击阵地:
1、“追剿”司令刘建绪奉何键之命,率湘军近4个师从全州城倾巢出动。其中以章亮基第16师、李觉第19师为前锋。陶广第62师、陈光中第63师为预备队。向湘江猛扑过来,企图控制湘江各渡口。相对于粤军让路、桂军撤防而言,湘军追堵红军的行动最积极主动。因为湘军何健杀了领袖的妻子,还挖了领袖的祖坟。朱总的的第四任妻子伍若兰也是被他杀害的。这血海深仇,他怎敢让红军进湖南?还有他最怕的人彭总,彭总原来是他手下,而且跟他交过手,他深知彭总的生猛,一提起彭总他都会尿裤子。此时有老蒋这颗大树,何健想借机把红军消灭,所以,追堵红军是最积极的。
湘军开始冲击
2、中午,湘军以一个前哨连向距全州十几公里的鲁板桥侦察前进。担任警戒的红5团第1营见敌人不多,便悄悄放过他们。待这股敌人进入尖峰岭脚下时,红5团政委易荡平指挥另两个营夹击包围,很快将其一举歼灭。
尖峰岭脚阻击
3、傍晚,湘军第16师再次向鲁板桥压过来,在敌军优势炮火下,鲁板桥、锄头田、带子铺、勾牌山、马鞍山一带红军前沿阵地纷纷失守,红2师趁着夜色掩护,边打边撤,一步步退向脚山铺核心阵地。
红军防线后撤
4、入夜后,湘军不停地进行紧急调动、部署。从东北方向传来的军号声、汽车声、人喊马嘶声、整整响了一夜。一场殊死大战即将展开,谁也没有想到,此战竟会成为红军整个长征中最残酷的一次战斗,激烈的枪炮声持续响了4个昼夜......
十三、谁能给红军送个信
1934年11月28号,红3军团红5师14、15团在新圩的阻击阵地打响了。
1、1934年11月28号,老蒋军报得知红军占领了界首,怒气冲冲的给桂军白崇禧发电报,意思是说:“......你白崇禧让开路让红军过去,无疑纵虎归山,除了我之外谁还相信你跟红军没有私交?......”白崇禧接到老蒋电报后其实也非常害怕,这通匪的罪名是要杀头的。白崇禧把兵力自22日从全、灌、兴“铁三角”撤防,到28日湘江大门已经敞开5天了,可红军还是没有抓住机会迅速通过湘江走廊。
红军失去最好的过江时间
2、撤防前白崇禧早就对当前红军行军速度做过精确计算了,从11月23日夜红军入清水关算起,算上红军为避空中侦察昼伏夜行的习惯,估计要5夜才能通过完湘江,白崇禧计算红军大队人马应该在28日大部分渡过湘江,这时候他实施对红军“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的战略,攻击一下红军的小尾巴,即驱赶红军快速西行通过湘江,赶紧离开广西境内,又能给老蒋个交代。白崇禧根本不想跟红军为敌,消耗自己的实力,只希望红军快速通过桂境,快速渡过湘江。其实有无这封电报,桂军的攻击日期也早定好了的,他早就定好了将于28日夜开始出击。第7军军长廖磊主张在新圩展开1个师袭击红军小尾,截击最后一小部,白崇禧同意了这个方案。由于红军辎重太多,红军行军速度及其缓慢,行军速度未按白崇禧的预期,急得白崇禧跟手下开玩笑的说道:“红军啊红军,你们是害我呢还是害你们自己呢?谁去给他们捎个信,让他们快点走!”其实这正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
3、1934年11月28日,天刚刚放亮,冬日的浓雾尚未散尽,一阵密集的炮火打破沉寂,红5师的前沿阵地处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新圩战斗就此打响了。桂军第44师在炮火掩护下,向红军前沿阵地发起进攻。新圩阻击战首战告捷,桂军丢下数十具尸体,溃败下去。李天佑后来回忆道:从敌人溃退的情况来看,我们给敌人的杀伤力不小,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工事,在敌人的炮火和机枪扫射下,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新圩保卫战
4、桂军的第二次进攻很快又被击退了。桂军4师师长王缵斌重新整顿部队,加强兵力和火力,改集中进攻为轮番进攻。红5师的前沿山头阵地经受了一次次残酷的击打。桂军士兵一次接一次向红5师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但每一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激战至下午4时,王缵斌见正面进攻毫无进展,便派小部兵力沿左侧的瘦马岐迂回到钟山,水口山一带,对红军前沿阵地前后包抄。坚守在钟山、水口山上的红15团顿时腹背受敌,形势危急。顽强阻击着不断发起进攻的敌人。红15团手榴弹扔光了,子弹也打没了,就用石头砸刺刀拼,最后干脆与敌人厮打肉搏起来。桂军的进攻越来越疯狂,一次比一次猛烈。为保存有生力量,红15团团长白志文命令钟山、枫树脚、水口山上的部队立即突围,撤往第二道防御阵地。
夜幕降临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暂停了。李天佑和钟赤兵决定在最前沿阵地上的红军趁夜幕掩护,撤退到杨柳井村两侧的平头岭和尖背岭一线,红15团防守公路左侧的平头岭,红14团防守公路右侧的尖背岭,两个阵地互为犄角,连夜赶筑工事,准备抗击敌人第二天新一轮的进攻。明天,不知是什么样的残酷在静悄悄的酝酿中。
新圩保卫战
5、桂军军长夏威看罢战报后,大为震惊,面前阻击他们的是红3军团第5师的2个团,区区3000来人,而自己投入一个整师6000~7000人,加上地面强大的炮火支援,原以为不用半日即可拿下红军阵地,进占新圩。然而强攻一天,第44师所获不大,反遭红军重创,勉强占领了红军的几个前沿山头,还是红军主动放弃的。如果不能按预定计划侧击红军并促使红军快速西进离开桂境的话,就很有可能让衔红军尾部而来的老蒋嫡系趁机而入。对广西早就不怀好意的老蒋,说不定顺手牵羊就灭了桂系。白崇禧下令:从明天起加派飞机支援,把预备队第24师和第7军独立团也全部投入战斗.轮番冲击,同时以大兵力迂回侧后进行夹击,使红军首尾不能期,一定要尽快占领新圩。
十四、红军伤亡惨重
1934年11月29日(红军长征出发50天了)
一、新圩阻击阵地:
1、拂晓,桂军6架飞机从柳州机场飞抵新圩上空,不时俯冲下来肆虐地扫射。接着,桂军的迫击炮和山炮疯狂地向红5师阵地袭击。炮火过后,黑压压的桂军涌了上来,发起了不间断的轮番冲击。红军沉着应战,接连击退敌人数次进攻,给敌以重大杀伤。红军原本就少得可怜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战士们就用刺刀、石块与敌人拼杀,伤亡越来越大。几个小山头相继丢失,有的山头是在弹尽粮绝全部战土伤亡后才被敌人占领。
2、战至中午,李天佑接到红15团参谋长何德全打来的电话:团长白志文,政委罗元发都已负伤,三个营长有两个牺牲,胡浚参谋长在组织部队反击时不幸中弹牺牲。红15团只有一千二三百人,伤亡500多,可以说已接近能够承受的最后极限。红14团,团长黄冕昌阵亡,营连干部战死了一大半。被迫撤至第二道防线。
二、后卫部分:
这时的红5军团主力第34师及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仍在道州的蒋家岭和湘桂边界永安关、雷口关一带回击蒋军嫡系周浑元部。
绝命后卫师阻击尾敌
三、光华铺阻击阵地:
1、1934年11月29日,红3军团第4师第10团在界首南,光华铺阻击战打响了。光华铺距界首渡口只有几里路,为一片宽广的开阔地,对红军防守十分不利。彭总把指挥部设在湘江西岸,离界首渡口仅有几百米远的一祠堂里,亲自指挥这场阻击战。
光华铺阻击阵地
四、红一军团方面:
1、红15师在湘西延寿圩一带继续顶着湘军4个团。
2、拂晓,红4团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在团长耿彪、政委杨成武的率领下从界首赶到了脚山铺。红4团官兵们立即布防在公路两侧的怀中抱子岭阵地。林帅、聂帅反复叮崛耿彪和杨成武:“这片山岭一定要守住,否则部队将成为砧上鱼肉,任人宰割。”耿彪这几天疟疾正发病,不停的打摆子,但是他仍然坚持站在自己的指挥位置上。
3、黎明时分,脚山铺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对垒备战了一整夜的两军仿佛一下子在地面上消失了。作战经验丰富的耿彪和杨成武知道,敌人马上就要发动进攻了。
4、天刚蒙蒙亮,敌人猛烈的炮轰过后,湘军的4个师就开始轮番向脚山铺阵地猛攻,敌人步兵越过缓坡矮岭,一直冲到红4团前沿阵地尖峰岭和美女梳头岭下的坡地结合部位,开始朝上仰攻。当敌人距离前沿阵地只有三四十米时。从掩体工事中突然腾起的红军战士居高临下猛烈开火。与此同时,红军其他各团也同时向冲锋到半山腰的敌人发起了攻击。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丢下数十具尸体后纷纷溃退下去。大约过了十分钟,敌人卷土重来,投入更多的兵力再次向山上冲来,又被红军打了下去。就这样敌人一批被打退了,另一批又冲上来。他们轮番进攻,几乎不留一点空隙。
脚山铺阵地
5、见数次进攻均无功而返,刘建绪急红了眼,请求空军出动飞机助战。10多架机翼上涂着蒋军徽标的黑十字式意制飞机穿梭在硝烟里,不时俯冲下来肆虐地扫射投弹,浓黑的硝烟从红2师的阵地上四处升起。轰炸过后,又是黑压压涌上的敌军。
6、黄昏,红军将士用血肉之躯抵挡住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湘军退回到进攻出发地之后方的鲁板桥以北。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静谧,双方都在准备迎接第二天更大的恶战。
脚山铺阵地
五、“红星”“红章”纵队:
1934年11月29日,“红星”“红章”2个主要纵队到达石塘,距离界首渡口仅有30公里了。
机关部队继续缓慢行军
十五、机关纵队开始渡江
1934年11月30日(红军长征出发51天了)
一、新圩阻击阵地:
1、红5师已伤亡大半,战场形势愈加不利。李天佑心急如焚,他知道敌我力量太过悬殊,红5师处于绝对的劣势,照这样打下去,不出两天,老本就会拼光。他不断催问纵队的渡江情况。
“红星”纵队正在向江边前进……
”红星’纵队已接近江边…...
”红星”纵队先头已开始渡江.....
2、红5师官兵虽然英勇,但终归寡不敌众,红14团防守的尖背岭和红15团防守的平头岭相继失守。红军交替掩护,且战且退,在板桥铺附近的虎形包构筑数层工事,集中兵力死守。虎形包是红5师防线中最后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红军指战员深知自己重任:只要还剩一个人,就不能让敌人进到新圩!战斗愈来愈惨烈,在数公里长的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尸横遍野,桂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但始终未能越过红5师那道钢铁般的防线!
机关纵队缓慢过江
3、战到中午时分,敌人改变了战术,再次出动数架飞机对虎形包狂轰滥炸,同时重兵迂回左侧高山,对红军实施两面夹击。腹背受敌的红军被迫撤出阵地,退守新圩附近的楠木山和炮楼山一线。紧紧扼住了灌阳通往新圩的马路要冲,将桂军的7个团死死挡在新圩以南。
新圩死守
4、下午4时许,李天佑接到了军团部来电:“红星”纵队已于今晨渡过湘江,“红章”纵队即将渡江,命令红5师将防务交给红6师第18团后,兼程西进,迅速渡江,至此红5师两个团在新圩板桥铺至杨柳井、枫树脚一线,与桂军两个师另一个独立团激战了三天两夜撤离阵地后,红5师清点人数:全师3000余人连同伤员只剩下1000多人,折损了三分之二。自师参谋长胡浚以下,团、营、连干部几乎非伤即亡。渡过湘江后,红5师缩编为1个团。红5师以如此惨重的代价完成了阻击任务,2000多名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为“红星”“红章”纵队和后续军团撑开了一条西进通道。当夜,李天佑率领红5师幸存的1000余人急行军赶到渡口,在满天星斗的映照下,渡过了水寒流急的湘江向西疾行而去…
开始过江
5、红5师撤离后,新圩方向的阻击任务交给了6师18团,团长曾春鉴,政委吴子雄,他们在新圩南面楠木山村附近的炮楼山一带进行布防,其中以两个营扼守楠木山村附近之炮楼山,一个营布防于陈家背,他们被桂军围于湘江东岸,全团覆没。
6、五军团34师继续断后,且打且退。
18团全军覆没
二、光华铺阻击阵地
红10团团长沈述清阵亡。彭总命令杜中美接任团长,当日杜中美又牺牲。一日之内一个团牺牲两位团长,红3军团此前还未经历过,战斗激烈程度可以想见。
三、“红星”纵队开始渡江,“红章”纵队即将渡江,过江的队伍向西延山区急进,一头钻入了越城岭茫茫林海中。
十六、在红军这道星河中,没有比他更为灿烂的明星了
1934年11月30日 脚山铺阻击阵地:
1、黎明前,红1师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率第1、第3团在完成潇水务后赶到了脚山铺。连续数日的激战,加上一夜的长途奔跑,红1师的将士们太疲惫了。队伍刚一停下,许多战士行装未解,倒地便睡,还有的战士站在原地就睡着了。以这样一支疲惫之师如何去抗击湘军的精锐?应该让他们歇息片刻。但军情如火,林帅深知战争需要理智,不是感情,只有控制住脚山铺,才能保障界首渡口的安全。于是,立即命令李聚奎率部进入公路西侧阵地,以第3团协同第2团在米花山、怀中抱子岭一线设防,以第1团为预备队。敌我双方都在投入兵力,就在红1师到达脚山铺时,湘军也作出调整,在原来的进攻部队中增加投入了1个师的兵力。
2、天亮了,激战继续。湘军犹如一个个红了眼的赌徒,用孤注一掷的疯狂,要倾尽全力摧毁红一军团的抵抗。湘军的炮火比头一天更加密集、猛烈,红军的所有工事几乎在顷刻间被炸得支离破碎,各团的基本指挥所也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固定位置,只好不断地转移,在转移中指挥部队凭借有利地形死守,相机进行反击。在优势湘军连续的冲击下,红军伤亡惨重。
3、湘军判断出红军兵力不足、弹药也不多,遂改变战术,一面继续对红军正面阵地进行轮番攻击,一面以大部队迂回至红军阵地侧翼,使红军的战线拉长,以便寻找薄弱节予以突破。不久,红军前沿阵地的几个小头就相继陷入湘军之手。敌人占领了这些小山头也就取得了向脚山主峰发起进攻的桥头堡。
4、下午,红军阵地已被敌人冲得七零八落,阵地前后,到处是红军将士的遗体,米花山失守了。湘军更多的后续部队投入战斗,以米花山为跳板,向美女梳头岭以东各山头发起连续攻击。
5、为避免被包围和减少损失。红1师主动放弃美女梳头岭,向红2师据守的怀中抱子岭靠拢。林帅和聂帅也只好将军团部转移到右侧的黄帝岭上。
6、红2师第5团据守的右翼阵地尖峰岭便成了湘军下一个攻击的目标,一场血战又开始了。湘军李觉指挥湘军三面夹击红2师5团防守的尖峰岭。轮番冲锋,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红军固守尖峰岭的两个连伤亡殆尽,红5团政委易荡平身负重伤,为不当俘虏,用警卫员的枪对着自己头颅扣动了扳机,实现了他决不当俘虏的誓言。红5团尖峰岭阵地失守。
7、湘军李觉带领着湘军穿插、迂回,分割、包抄,其实,这些战法都是林总红1军团的拿手好戏,固守阻击防御是弱项,加之武器弹药的落后,让这样的部队打阵地战,可想而知!但,为了保证湘江通道,让大部队安全通过,他们必须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不然湘江大门一旦合拢,红军将有覆没的可能!这是红1军团从未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红1军团过去应付过无数的困难,但总能化险为夷,取得支配战局的主动地位。
8、湘军若攻占黄帝岭,可居高临下攻击红1师据守的怀中抱子岭和周围三四百米内的好几个山头,红军在脚山铺所有阻击阵地将由此而全线崩溃,红军若守住黄帝岭,既可阻止敌人向南面及侧翼阵地推进,又能扼住岭下一侧的公路,挡住敌人大举攻进的通道。
9、耿飚的团指挥所已直接暴露在敌人进攻的最前沿,他身边只有1营,3营则在1营的后面,而2营由杨成武指挥,正在公路右侧与敌激战。湘军以5个团的兵力,分成左中右三路向黄帝岭发起了最猛烈的总攻击。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得格外残酷。耿彪回忆道:“ ......七八个敌兵利用一道土坎做掩体,直接窜到了指挥所前面,我组织团部人员猛甩手榴弹,打退一批又钻出一批。警卫员杨力一边用身体护住我,一边向敌人射击,连声叫我快走。我大喊一声:“拿马刀来!”率领他们扑过去格斗。收拾完这股敌人(约一个排)后,我的全身完全成了血浆,血腥味使我不停地干呕......”
10、正在右侧阵地指挥作战的杨成武见1营渐渐不支便组织2营赶去支援。不料在穿越公路时,杨成武被子弹打中右腿膝下,血流不止,倒在公路上。幸好,红5团5连指导员陈坊仁带着几名战士从尖峰岭上撤下来,拼死阻击正在进攻的湘军,救出了杨成武。
11、夕阳西下,经过一场接一场的惨烈搏杀,红2师终于守住了黄帝岭。这时,师长陈光指示耿彪放弃山下阵地,向黄帝岭收拢,以利更有效地拖住敌人。这时,红5、红6团也撤到了黄帝岭。经过两天的鏖战,各团伤亡很大,但左翼的怀中抱子岭仍然在红1师手中,右翼的黄帝岭依旧在在红2师手中。
12、夜幕降临了,激战一天的脚山铺渐渐地安静下来。被敌人占领的阵地上燃起了堆堆篝火,如散落的幽灵从三面围绕着怀中抱子岭和黄帝岭。
13、夜,李觉带领湘军乘着漆黑夜幕,以浓密的树林作掩护,突然对坚守怀中抱子的红1师进行迂回。为避免被分割包围,红1师师长李聚奎指挥部队放弃怀中抱子山阵地,撤退到西南方向的水头、夏壁田一带,红军左翼的脚山铺西线山头阵地全部落入敌手。这样,红2师便显得孤立无援,黄帝岭处于敌军半围状态中,师长陈光只得率部撤退到红1师右侧的珠兰铺、白沙一带,与红1师共同构成第二道阻击线。这一带地形相当开阔,从湘江两岸直到西面一带大山,几十里内全是坡度很缓的起伏地,南低北高,高处满是幼松,低处尽是稻田。稻田已经收割完毕,原野显得十分空旷。很显然,这种地形对于拥有飞机重炮、由北向南攻击的湘军更为有利。
红军继续收缩阵地
13、这时,带领手下一群虎狼之师,披坚持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无不胜的林帅已经感到了紧张,他也为眼前的战局深感震惊,觉得自己部队快顶不住了,已经开始动摇了,这样的担心是林帅戎马征战一生从来没有过的。
14、30晚林帅与政委聂帅、参谋长左权,给“三人团”发了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如敌人明日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状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需将湘水以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这就是著名的“星夜过河”电报,红军前线将领向上级提要求,这还是第一次。
15、那么,老刘最后还是要着重介绍一下林帅,老刘不是什么人的粉,也不是什么人的黑。但是,林帅是一位重要的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这次战役只是他为新中国戎马征战一生中的一战而已。这一天他刚刚年满27岁!其他赫赫战功就不说了,仅凭着这一战,拯救了红军的灭顶之灾,无论在他一生中犯了多大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他用他的智慧、勇敢、信念搭起了共和国的基石。我们现在生活在这安定、强大的祖国怀抱里,都是他们这些前辈用鲜血、生命、信念、智慧缔造的,我们无权、也更无资格去评论他的对与错!
16、众多人给林帅的评价:
(1)罗斯福给林帅起了一个绰号:“雪地之狐”。
(2)埃德加.斯诺则在《西行漫记》中称:“由于林作为战术家出众才能,奉派前来同他交战的蒋军,无不遭到他的歼灭”。 “而他自己从来没有被打败过……有时南京部队一经发现与红军一军团对垒就闻风而逃”
(3)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他是红军中年轻的雄鹰,在红军这道星河中,没有比他更为灿烂的明星了”。“他的胆量和善用疑兵超过任何人。”
(4)《剑桥中华史》的主编之一,罗德里克法夸尔说:“林本来是革命战争的英雄……军队中最伟大战术天才”。
(5)毛的评价:“他是无与伦比的常胜元帅”。
(6)老蒋最怕林帅,称其是“战争恶魔”。
(7)他一生所进行的战争,是一项巨大的军事工程。他那高深莫测的军事战争理论,是中国第一军事家!
十七、战力pk
1934年12月1日
一、新圩阻击阵地:
拂晓,桂军对红18团楠木山阵地发起猛攻,红军以1团之力阻挡敌军7个团,是根本无法做到的。红18团与桂军短兵相接,展开了白刃格斗。伤亡惨重,被迫放弃炮楼山阵地,向陈家背后撤。桂军紧紧咬住不放,迅速占领炮楼山,并一路跟踪追击。红18团边打边撤,向湘江岸边突围,被桂军分割包围于全州古岭头一带。最终,红18团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少数突破重围,但又在随后的地方民团的“围剿”中惨遭杀害,全军覆没。
二、光华铺阻击战:
1、拂晓,从新圩阻击战撤下来的红5师第14、第15团赶往湘江渡口。赶到界首西岸,与红13团会合,接替了红10团的防务,阻击光华铺之敌。
2、黎明前,彭总给红3军团下了一道死命令“决不让敌人突破界首防线!
彭总在界首的指挥部
三、脚山铺阻击阵地:
中午,红1军团在脚山铺的阻击任务基本完成,林帅、聂帅立即命令红1师经木皮口、鹞子江口,红2师经庙山、梅子岭、大弯,交替掩护,边打边撤,直向西边的山隘口,朝着越城岭的西延大山转移。
四、“红星”“红章”2个主要纵队
1、12月1日下午,“红星”“红章”2个主要纵队才从界首全部渡过湘江,向西延山区急进,一头钻入了越城岭茫茫林海中。
2、“红星”“红章”2个主要纵队安全渡过湘江后,红15师的2个团才跟着从浮桥上通过。
3、为了掩护尚在湘江东岸的红5军团、8军团、9军团安全过江,红15师已经过江的两个团奉命投入到界首保卫战中,支援已经连续作战了几昼夜的红1、2师。眼看桂军离湘江只剩3公里,红15师有被敌人切断的危险,才在首长的命令下撤出战场。极速西进西延地区茫茫林海,也就是我们所所说的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老山界。
老山界
4、下午,红9军团大部分,5军13师、红8军团政治部主任罗帅带领的一部分官兵才摆脱敌人的追击到达湘江岸边,从下游12公里的凤凰嘴徒涉过河。(8军团长征出发时10922人,过湘江后归队的不到1000人,剩下的战斗人员仅600人。)
5、这时红15师尚有一个团没渡过湘江,彭绍辉师长和萧华政委都以为这个团被截断在湘江东岸,心情有些沉重,但在前进了几十公里后,这个团又强渡湘江追上了大部队,让大家都非常惊喜,然而此时,全师已经减员至2700余人。
6、12月1日17时30分,工兵炸毁了浮桥。至此,渡江完毕。
7、此时界首浮桥已经炸毁,湘江大门全部封堵,断后的红5军团35师向麻子渡前进,被桂军切断,无奈自己突围。
炸浮桥
8、纵观红军与桂军湘江一战,由于“红星”“红章”2个主要纵队行动迟缓,使后卫红5军团及最后入关的红8军团、红9军团一部分无法及时过江。原本可以兵不血刃顺利渡过湘江的天赐良机,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轻易丢掉了。由此造成的悲惨后果,是数万名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付出了一场空前残酷的血战,湘江,注定要以“血江”二字载入共和国的军史上!
9、红1、3军团在两侧死顶着湘江生命通道,红5军团在后面硬堵,红军勇士们与强敌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决定生死存亡的拼杀战,硬是用血肉之筑成钢铁长城,在狭窄的地域中堵住了20多万蒋军的围攻,保障了“红星”“红章”纵队安全渡过湘江。
1934年12月1日,界首渡口,宽阔的江面上,红军战士的遗体几乎阻断了江流,血水染红了整个江面…...那一天,湘江是一座血肉铸成的丰碑。那一天,湘江是一条血洗的河。从此,当地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这是老蒋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也是红军战史上最悲壮的一页。数万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以鲜血和生命突破了老蒋的第四道封锁线,挫败了老蒋寄予厚望的歼灭红军于湘江东岸之企图。
从1934年11月28日起,红军三个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军团在湘江两岸浴血奋战了四天三夜,付出了巨大代价。
红一军团撤走后,米花山山槽里牺牲的战士垒成了堆,仅一个米花山就有上千人,都来不及埋葬。因为山上有太多尸骨,村里人好久都不敢上去。不久,山上不知为什么起了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半边天都烧红了。尽管如此,红1军团还是完成了掩护主要纵队及后续军团抢渡湘江的任务,在历史的丰碑上写下了悲壮而又辉煌的一笔!
其实我们的部队辎重如果能轻一点的话,应该在30号通过湘江,这样红军损失会小很多,红1、3军团把渡口多撑了两天,多撑的这2天拯救了红军,但这两天代价太大了,致使红军锐减了3万人,如果没有1、3军团拼死的这两天,很可能一切都结束了,很可能我们的新中国就不复.....了。
林帅和彭总带领的1、3军团在这里,为缔造我们的新中国功不可没,这次战役只是他们为新中国戎马征战一生中的一战而已。他们用他们的鲜血、生命、智慧、勇敢、信念搭起了共和国的基石。
湘江之战,以红军惨败告终。牺牲和失踪约3万1千人,被俘约6千人。殿后的红8军团不复存在。红三军团6师18团和红5军团34师全军覆灭。其余各部编制在湘江之战均只剩不足半数,湘江之战,共损失近38000人,而且主要是骨干作战部队。
加上沿途红军征召的新兵,此时红军已不足30000人。(苏区出来的民夫和新兵大量逃亡) 在告别脚山铺战场时,林帅,聂帅,左权,朱瑞等1军团首长亲自为死亡官兵安葬。平生极少流泪的林帅当时望着满山遍野的灰色尸体泪如泉涌。
湘江战役后,在全州旁边的湘江转弯处,叫岳王塘。此处江水流速很缓,上游漂下的尸体几乎全都汇到这里。在水弯处,红军尸体密密麻麻,一眼望去,湘江就是灰色的。几十年后,林帅也曾去过一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怀旧,但他再也没有回过界首。湘江战役是惨败的,但是,林帅,彭总作为红军开路先锋的最高指挥官,为挽救整个红军的命运功不可没,同时还有五军团的董振堂,以及那些流血牺牲的千千万万的红军指战员们。
一军团与三军团战力对比:湘江战役,3军团9个团阻击桂军8-9个团,兵力对比1比1,但阵地失守了。红3军团自身损失惨重,其中三军团的红6师18团被全歼。由于3军团阵地被突破,桂系部队尾击红军导致红军大量部队被歼、被击溃,湘江战役红军的损失,有2/3以上是桂军造成的。其中5军团34师被桂系全歼,1万多人的8军团被桂系击溃,过江后只剩下不足2000人。桂军只伤亡了2000人。红3军团本来3个师9个团的兵力到扎西整编时在补入红9军团部分兵力后也只能编为4个团,因此损失了至少八九千人。而红1军团6个团阻击湘军20个团,兵力对比1比3,湘军拼命攻击伤亡了约七八千也始终未能对过湘江的红军造成威胁,到扎西整编时,红一军团仍然可以保留2个师6个团的建制。说明红一军团的损失不大。比较湘江战役的结果可以看出,若林帅PK彭帅的话,不要说打运动战了,即使是打正规的阵地战,红1军团的战斗力也远远超过红3军团。
十八、绝命后卫师(上)
纵观湘江战役,打得最苦、结局也最惨烈的,当属红5军团第34师。当红军一路缓慢长行时,担任后卫的后卫的红34师虽然断断续续地同尾追而来的老蒋嫡系周浑元纵队的3个师进行过多次拼杀,一路上老蒋让他的嫡系部队一直跟红军保持差不多两日夜的行军路程,目的是让红军与各地军阀消耗,然后他就可以黄雀在后,即收拾了他不信任的军阀,也消灭了红军。所以,只是若即若离地跟随着,战斗尚不十分残酷。红5军团34师:师长陈树湘,政治委员程翠林,参谋长王光道,下辖第100、第101、第102团,每团约1700人。
1、28日,红5军团34师,在文市、水车地区开始阻击尾追的蒋军嫡系周浑元部4个师,红34师100团在阻击部队的前沿。红军总部发电报给陈树湘必须阻击敌人到29日晚。
2、29日,红8军团还在后面,红8军团是一支组建不久的部队都是新战士,没有战斗经验。红军总部又命令红34师在后面掩护8军团渡过湘江。师长陈树湘、政治委员程翠林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任务。
3、陈树湘、程翠林回师部后马上作出部署:
(1)由红100团接替枫树脚阵地,阻止桂军北进。
(2)陈树湘率红101团随后跟进。
(3)程翠林率红102团在后面担任掩护。
4、但由于红8军还未赶到水车,红34师并没有马上前往枫树脚,而是继续留在水车,掩护红8军团。
5、夜,敌军集结兵力向红34师阵地再次发起了全线进攻。红军奋起反击,再次击退敌人。
6、29日,午夜时分,敌军终于停止了进攻,红8军团由水车附近渡过灌江,红8军团过江后到达青龙山、石塘圩地域。
7、这时,红34师接到了急电,命令他们迅速摆脱敌人,赶赴灌阳新圩枫树脚,接替红6师第18团防务。
8、30日清晨,完成掩护红8军团西进任务后,红34师组织部队对敌军发起了一次反冲锋。在敌军密集的火力下,这种冲锋近乎悲壮的自杀。但猛烈的突击还是奏效了,敌军一线部队开始向后溃退,红34师不敢恋战,急忙撤出兵力,准备越过灌江,部队刚刚行进到水车灌江浮桥,桂军的飞机便飞临上空,一阵狂轰滥炸,红34师措手不及,伤亡100多人,过江后,翻越海拔1000多米的观音山,向枫树脚急进。
9、30日,军团长董振堂、李卓然、刘帅等率5军团团部和红13师由文市渡过灌江,进占王家湾。
10、12月1日凌晨1点半,朱总给全军下达紧急作战令,命令红5军团“应向麻子渡前进,并有扼阻桂军及周敌追击的部队之任务。被切断的部队应自动的突围,向麻子渡前进。
11、12月1日上午,红18团已经撤出楠木山阵地,向陈家背、古岭头退去。而桂军王缵斌第44师正在向湘江岸边追击。红34师不仅没有能接替红18团阻击桂军,而且自身也陷入了孤军奋战的险恶境地,不久红18团全军覆没。
12、下午14时,红军总部电令红34师:由板桥铺向白露源前进,或由杨柳井经大源转向白露源前进,然后由白露源再经全州向大塘圩前进,以后则由界首之南的适当地域渡过湘江。
13、当“红星”“红章”两个纵队和红军大部全部渡江的消息传来,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董振堂才松了一气,马上命令红13师师长陈伯钧、政委李雪山指挥部队交替掩护,向西撤退,准备抢渡湘江。
14、队伍没走多长时间,西南方向就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原来,有一部分桂军已经抢先进至全州两河乡鲁枧村隔壁山一带,截断了红13师的去路,红13师顿时陷入了前后受敌的困境。陈伯钧果断命令红38团占领隔壁山西北高地阻击桂军,掩护大部队绕过隔壁山,往石塘圩方向突进。
15、午夜时分,陈伯钧接到刘帅派人送来信件,信中要求红13师下最大的决心,赶快渡过湘江。于是,红13师忍着疲劳和饥饿,紧急向着湘江前进,一口气跑了四五十里路,赶在天亮前从凤凰嘴渡口渡过了湘江。
十九、绝命后卫师(下)
1、1934年12月2日,沿着总部指示的那条西进路线,陈树湘率红34师向北前进。这是一条致命的直线,红34师从板桥铺一带穿过灌阳至新圩公路,再经湛水、流溪源、翻越海拔1900多米高的宝界山。此时,红军主力已渡过湘江,进入西延地区休整。
2、1934年12月3日,脚山铺至界首间湘江两岸已被湘、桂军控制,红34师的退路已经被完全切断。当他们走下宝界山从全州万板桥往北刚过四所不远,在安和乡文塘村附近,即被桂军第44师层层包围。面对四面围上来的敌人,红34师清楚往北去大塘圩进抵湘江的路被堵死了,而且也已经没有了退路,陈树湘和程翠林紧急商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杀出条血路。“
3、敌人对这支孤军发起了猛攻。红34师淹没在炮火中,血肉横飞,弹片叫,与惊天动地的声混合交织在一起,山崩地裂的搏斗,持续了10几个小时。红34师伤亡大半,弹尽粮绝,四面受敌。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第100团政委侯中辉、第102团团长吕宫印倒在血泊之中,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4、文塘一仗,红34师所剩已不到2000人,见向北冲不出去,陈树湘果断命令部队:立即往后撤,另找西进之路。当陈树湘率部向南进军,准备从兴安以南寻路西进时,再度遭桂军层层阻击。西进的所有道路都彻底被阻断,红34师陷入了绝境。
5、陈树湘清醒地意识到:剩下不足一团兵力,是无法杀出数万敌军重围渡过湘江与红军主力会合了。现在只有一种可能,突出敌军重围,留在江东打游击。
6、当晚,陈树湘烧掉了总部发来的最后一份电报,在文塘村东边山腰上茂密的树林里召集师团干部、下达了最后的命令:毁弃无弹的火炮、枪支,争取寻找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突出去,到湘南发展游击战争,若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7、黑暗来临,夜幕低垂。红34师趁着夜色开始了突围。然而,此时湘江两岸已经完全变成了蒋军的天下,东岸地区不仅到处都是桂军,还有湘军刘建结部、老蒋嫡系周浑元部和漫山遍野的地方民团,突围没有成功,又损失了千余人。
8、渡江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陈树湘只得率剩下的700余人折回,转战于灌阳、道县一带打起了游击。红34师不断遭到敌军和地方反动民团的包围与突袭,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剩下的人已不足500人了。
9、为保留这支革命火种,陈树湘决定和参谋长王光道率师部、第101团和第102团余部300多人为先锋,从灌阳水车的先工坝渡过灌江,命令第100团团长韩伟带领该团余部100多人断后,负责掩护。
10、12月9日,因遭敌人警戒部队截击,陈树湘率部改向八工田渡江,然后向东沿泡江,一路冲杀,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围追堵截,成功翻越了五岭之一的萌渚岭,进入湘南地区。清点人数,只剩下了140多人。
11、在后面掩护的韩伟第100团却被敌人死死缠住了。在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后,全团只剩下30多人。韩伟下令分散突围,自己带上5个同志负责掩护。最后子弹打光了,宁死不愿做俘虏的韩伟等人从灌阳和兴安交界处的一座山上滚了下去。幸运的是,由于山腰上树木草丛的阻挡、韩伟和3营政委胡文轩、5连通信员李金闪大难不死。不幸的是在追赶部队的途中再次遇上了民团,李金闪、胡文轩先后牺牲,只有韩伟一人侥幸逃脱,历尽艰辛回到了革命队伍。
12、12月11日,陈树湘率领剩下的部队在抢渡牯子江时,遭当地保安团伏击。战斗中,陈树湘腹部负重伤,肠子流了出来。为不当俘虏,他命令警卫员补上一枪。卫员流着眼泪为师长包扎好伤口,抬着他且战且走。当行至驷马桥(四眼桥)附近早禾田时,又遭到道县保安大队第1营的截击,激战数小时,终于击溃了保安大队。这时,宁远县保安团已从鲁观洞向道县奔来,尾追红军的江华县保安军又即将赶到。
13、紧急关头,陈树湘命令师参谋长王光道率领仅存的百十号人立即上山躲避。考虑到自己伤势严重,行动不便,就藏匿于驷马桥附近的洪东庙疗伤。不幸被搜捕红军伤病员的道县保安队抓获。
道县保安司令命令将陈树湘放在担架上,由他本人亲自监督押往湖南省会长沙。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抬着担架的士兵突然脚下一滑,他们这才看见躺在担架上的陈树湘从腹部的伤口处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了。
蒋军把陈树湘的头颅割下来,挂在了长沙小吴门城墙上。陈树湘出生在长沙小吴门的瓦屋街。站在小吴门的城墙上,就可以看见他家那木板做的家门。木门后的家里有他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和他的妻子名叫陈江英。年仅29岁的红军师长陈树湘的灵魂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
陈树湘短暂而辉煌的革命生涯,生动诠释绝对忠诚的崇高精神。
陈树湘烈士纪念园位于道县梅花镇贵头村,距县城约5公里,占地面积约48亩,主要包括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陈树湘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部分。
老刘用最简洁易懂的方式来了解历史,因为我不是学者,不是历史学家,只是一个普通爱好者,展现给大家的也只是这段历史的皮毛,请谅解,如果哪里有误,请朋友们指正,老刘会虚心接受学习。
鸣潮卡卡罗搭配忌炎专武适配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