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手游 | 手游库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高手进阶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文章来源:极手游作者:小狐狸发布时间:2022-12-12 18:01:38

金牛辞旧岁,母老虎奔来。转眼间,年已来临,日本人也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正月行为。过去,日本人非常重视正月。一般在11月下旬,商家就开始摆出第一个月的装饰品进行销售。从12月初开始,他们就一直忙着变老。

正月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是玄关外的门松、门上的纸条绳和室内提供的镜饼:门松是邀请申年下车的标志,一般放在12月13日,称为“迎客松”,也意味着新年的准备工作正式开始;注连绳是在门外的上侧用白色、纸挂、让叶、橘子、小虾、扇子等装饰物挂一个草绳圈,用来防止神灵进入屋内,也寓意着一种结界,表示房间是一个干净的地方;镜饼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双层圆饼。一层象征着家庭的完美,另一层象征着新的一年和过去一年一样和谐美好。合在一起,象征着祈求新年大吉大利。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门松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连接绳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镜面蛋糕

当然,过年是少不了的。除了松枝、叶牡丹、梅花和长寿草,日本新年装饰中最重要的是两种红色水果状的植物,万两千两,它们代表着“金色的运气”,不可缺少。第一个月装饰品的装饰时间也是有禁忌的。最重要的是避开29号和31号。在日语中,数字29的发音类似于“双苦”,所以是禁忌。避开31号是因为所谓的正月装修其实主要是12月份装修,元旦过后随时可以拆。想想吧!31号松了门,挂了绳子,第二天就拆了,大年初一。用日本话说,就是“一夜装修”。很明显这是在糊弄上帝,运气不好,我们必须避免。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日本人在正月装饰鲜花(图| Kuso)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两千(图| Kuso)

以前,日本人在12月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写和发“年贺状”(贺年卡)。拜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贵族和公职人员在奈良延续了唐朝拜年的习俗。对于远方的亲戚朋友,因为不能互相拜访,开始以文件的形式拜年。虽然没有邮局,但在当时,可以用文件和简单文具拜年的是贵族、武术家等。于是,“飞脚”(指从事信件、金钱等运输的专业人员)和“仆人”就成了临时邮递员。这一年的问候延续了千年,日本的邮政便民制度建立于1871年明治时期。接下来的两年,也就是1873年,邮政便民明信片开始发行,一年一度的新年祝福语应运而生,并迅速普及。整个昭和时代可以说是每年贺岁增长最快的时期。

j2lq49k0/a6b36f67a183456491fd8c6f3a6310de?_iz=31825&from=article.detail&x-expires=1699079025&x-signature=zMgyZ5YrDPGJOVVKyMSDc%2FUCfqM%3D&index=5" alt="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年贺状

不过,随着近年来手机、网络相关功能的不断进步,短信拜年、LINE拜年、电子贺卡拜年正呈逐渐增多趋势,相应的,制作、邮寄贺年卡的繁琐事情也当然逐渐减少了,不知这算不算是日本人的福音,因为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重视老规矩的人,他们需要亲自书写亲自寄送年贺状这种累并快乐着的年事的充实。

12月份还有一个列岛共通的的年俗不能不提,那就是“忘年会”。 每年一进入十二月,“忘年会”仨字,绝对是日本人口中出现最频繁的几个单词之一。而说起忘年会,美食美酒,碰杯换盏,一派觥筹交措的情景就会浮现在眼前……

所谓的忘年会,是指在日本每到年末举行的一种目的在于忘却一年苦劳的宴会。于今时而言,也含有一种慰劳自己或他人的意思在内。其实,非只日本,像韩国的“送年会”;中国台湾的“尾牙”;以及现在大陆流行的“年会”等,意义都差不多,所以,也可以说,忘年会是东亚圈的一种共通的年俗文化现象。

日本的忘年会最早可以追溯到镰仓时代。当时的皇族和上流贵族、武士阶层每到岁末都要举行聚会,一边饮宴,一边吟咏和歌,直到天明,谓曰“年忘れ”(即忘年)。曾看过资料,室町时代的公元1430年(永享2年),伏見宮贞成亲王在其《看闻日记》中写道:“先有一献。其后连歌初。会众如例。夜百韵了一献。及酒盛有乱舞。其兴不少岁忘也。”这里提到的“岁忘”,据说就是日本关于“忘年会”的最早文字记载。同时,从《看闻日记》中还可以看出,室町时代,民间也已经有了“连歌饮酒跳舞的‘岁忘’”民众行事存在。

至于今天这种忘年会的形式,据说是从明治时期开始的。发展至今,人们参加忘年会,更多的已是出于“应酬、作乐、释放压抑”等诸多因素了。有乐此不疲者;也有纯属应付型;还有的是出于确实想回到镰仓时代那种单纯的在年末“忘却一年的劳苦,慰劳一下自己”的想法参加忘年会的。

贺年卡写毕,年饰做完,忘年会也喝到差不多忘了年,就到了“大晦日”了,日本的大晦日,就是我们的年三十,一般传统的日本人在这一天要进行大扫除以去除一年的霉气,然后,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御节料理”、“年越荞麦面”迎接新年了。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年越荞麦面

御节料理”,名字听起来不错,其实就是盒饭,不过是高级点的盒饭而已。相传这种“御节料理”始于奈良时代的宫廷内,后来慢慢传至民间,发扬光大于江户时期。据说过年吃这种盒饭有两层意思:一是源于敬神风习,古代日本讲究在正月里除去和神共食的杂煮是必须要生火之外,其他日子是要避火的,否则会被认为对神不敬;另一层意思是为了感谢家庭女主人一年的辛劳,所以在正月里尽量不生火,以让主妇们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几天。

“御节料理”的意头虽不错,但在奈良时期还好,毕竟只是单层的饭盒,不过到了江户时期,御节料理变的讲究奢华起来,有了一重、二重、三重、与之重、五重之分,也就是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之意,而且装盒也高大上起来:一般第一层称“祝肴”,内盛黑豆、鱼籽、鰯鱼、牛蒡、蒲鉾等,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的前菜;第二层称“口取“,一般是指在吃正餐钱喝的汤类,可以是清汤,也可以是味噌汤,也叫“吸物”;第三层称“烧肴”,内盛烤物,如烤鰤鱼、烤鯛鱼、烤鳗鱼、烤虾等,这就是正餐了;“与之重”,也就是第四层,因日语里“四”和“死”同音,日本人忌讳这个“四”字,就把第四层称作“与之重”了,内盛“煮物”,主要为煮莲根、里芋、胡萝卜等称为“山幸”的蔬菜类炖菜;第五层有各种说法儿。有空盒的,据说为的是祈祷在新的一年里事事大丰收,然后装入丰收物,也有装入自家人喜欢之物的,为的是新年心想事成,还有的装入刺身和醋腌制的食品等。总而言之,五重饭盒,各有侧重,上述只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想象着江户人拎着红黑烤漆的五层御节料理盒招摇肆上,就有点像了我们拎着豪华四彩礼去未来的老丈人家里骗媳妇的感觉。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御节料理

我们过年守岁迎春是要放鞭炮礼花吃热气腾腾的饺子,集热闹、喜庆、期盼于一身,提起日本人大年三十夜里吃的“跨年荞麦面”就有点“八年了别提他了”的感觉。跨年荞麦面也叫晦日荞麦面、大年荞麦面、运荞麦等等。日本人大年三十晚上吃的这碗荞麦面就相当于我们年三十半夜的迎新饺子,而且传承也不是很久,大约在江户时代中期,年三十晚吃荞麦面的习俗才正式定型下来。据说最初是取荞麦面相比于其他面容易切断的特性,以其暗喻斩掉灾难祈祷幸福之意,后来又有了借荞麦面细而长的特性来暗喻长寿之意,而“运荞麦面”则被日本人赋予了“好运绵长”的意头。做法很简单,就像平时煮面一样,没啥滑头,重点在浇头和汤底。顺便提一句,日本的跨年荞麦面有很多种,比如鸡肉面、鸭肉面、咖喱荞麦面等等。不过,不管哪一种,日本人年三十晚上是一定要吃这一碗去灾长寿荞麦面的,否则貌似都不能过好年。

荞麦面吃罢,随着寺庙的108声钟声响过,人们就顶着凛冽的寒风,或奔向寺院、神社“初诣”( 是指一年中第一次去神社或寺院参拜,祈求平安),或钻入被窝祈求做一个新年第一次的吉祥美梦。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新年,在伊势神宫“初诣”的人们(图|库索)

新年第一天的早餐,在过去,日本人是一定要喝据说能祛病消灾的屠苏酒和“杂煮”(即年糕汤)的,屠苏酒我们熟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杂煮”。 杂煮,日本人过去叫它“煮杂”,顾名思义,也就是把杂七杂八的诸如胡萝卜、蘑菇、萝卜等与年糕一起放在清汤里煮来吃。据说杂煮起源于室町时代的武士社会,那时的武士们在酒宴开始上正菜前都要先来一碗杂煮,取饮酒前先养胃之意,就类似我们的开胃菜。后来就渐渐形成了不先吃杂煮就不能开宴的风习。因是正宴前所食,借其“最初”之意,慢慢的日本人就在每年的一元复始之日,也吃起了杂煮,并赋予了它感谢去年的丰作和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丰收、安康等象征意义。

不喜欢杂煮,原因很简单,不同于我们在年三十大鱼大肉的盛宴和吃饺子守岁,日本人在年三十晚上要吃那种忆苦思甜的荞麦面来迎接新年到来。这已经“是可忍”了,元日早上接着再来一碗野菜清汤煮年糕,嘴巴直接“淡出鸟来”,感觉就有点太对不起辛苦一年的“胃”哥,那就是“孰不可忍”了。不过,毕竟久居日本,杂煮味道虽然不敢恭维,但意头好哇!入了乡,自然要随俗,近几年来,元旦早上也就弄上一碗,不过,我是要加上一点辣油、香菜香醋的,就变成了“国味”杂煮,不仅美味,还光大了日本“杂煮文化”,颇觉功莫大焉!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关西风的杂煮(图|库索)

——给孩子们发放“御年玉”(压岁钱)虽然整个正月里皆可,但似乎也以年三十或元旦当日为多,过去,孩子们拿到压岁钱后则兴高采烈的穿上年三十晚上“奥卡桑”(妈妈)悄悄给准备在枕旁的新衣,女孩儿门三五成群的出门玩“羽根突”(打羽毛毽子)、男孩儿们则玩“独乐回”(转陀螺)等。而大人们则开始给父母、亲友串门拜年的年事活动了。不过,这都是过去的年俗,现在也只能在乡下才能偶尔看到这样的风景。

大年初一早上,日本人还有一个始于江户时期的去商场抢福袋的年俗活动。福袋是指商家在新年前后,将复数商品装入一个布袋或纸袋(近年也多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袋)中,进行搭配销售的一种促销模式,这种袋子就称为“福袋”。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福袋

因为福袋里的商品总价值表面上高于商品定价不少,所以,福袋在数十年来成为了日本人过年购物的一件期待的事儿,人们期冀着能在福袋里买到超值的商品给自己一个意外惊喜,私下里当然也期待着通过买到福袋里的惊喜来寓意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运气多多,其实,这就是一个商家抓住了顾客的“射幸心”(贪图侥幸的心理)的牟利活动。虽然是取幸运、幸福之意的袋子,但因是商家的促销手段,因此,福袋里不可避免的装有滞销品等。也因此,福袋也被日本人挪揄为“郁闷袋”、“垃圾袋”,甚至店家自己私下里也有将其称为“不幸袋”、“不吉袋”的。

日本还有一个年俗不能不提,那就是正月初七“人日子”的吃七草粥习俗。提起人日子,在中国历史上那是悠久得一塌糊涂,直可以追溯到女娲造人,据说女娲用了八天时间共造出了八种动植物。汉东方朔在《占书》中曾对此给过详细的描述,曰:“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为纪念岁后第七日的人日子,《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饮食,叫做‘七菜’。”一般是以七种刚发芽的蔬菜加入白米煮成粥,在正月初七这天喝下它,就即象征了健康,又寓意了出人头地。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七草粥(图|库索)

平安中期时,估计当时的留唐日本僧俗也是喝七草粥喝的直呼“熬姨喜”(好吃),回国时才顺手牵了“粥”回来。《古今和歌集》中“春野出,若菜摘”(若菜即指七草)虽已经为人们描画出了一幅初春的农田里,农妇们采摘刚发芽的嫩嫩的七草之美丽的原生态画面,但真正有文字记载提到七草粥则是在南北朝,时任左大臣的四辻善成在其著作《河海抄》中首度以文字形式记载了七草粥概念。

我们知道,七草粥在平安时期作为宫廷的一种仪式开始食用后,它的健康价值就已被重视。到了江户时期,七草粥已经成为了平民百姓元月七日普遍的食用品。幕府甚至干脆把元月七日的七草节定为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五节供”(一年之中的五个重要节日)之一,即使明治时代日本脱亚入欧换了公历,日本人还是不忘老传统,干脆把七草粥搬到了公历元月七日来喝。至现在,每至元月七日到来之际,超市里七草粥的素材、成品或半成品已是必上架食品,媒体、网上也都开始介绍七草粥的由来、做法等,日本人重视传统和健康在此也足见一斑。

与忘年会一样,日本还有一个“新年会”年俗,从一月初开始,大约到中旬结束,内容也是同事、亲友聚餐吃吃喝喝,只不过唠的都是“新的一年里,请继续关照”的嗑罢了。始于忘年会,止于新年会,日本人的正月才算就正式结束了。

时至今时,日本虽然仍保留着传统正月习俗,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日本人的传统正月习俗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比方说:门松、镜饼以及大晦日的大扫除等,在现今的日本年轻人之间已很少有人谨守,更多的根本不知放置门松、镜饼为何意。甚至,大年夜一家人团团圆圆守在一起像我们看“春晚”那样的看日本NHK电视台“红白歌会”的当代传统也在愈趋减少。转而,对追星类的演唱会、海外、国内旅行等倒是趋之若鹜。同样,如今的许多日本年轻人对什么“年越荞麦面”、“煮年糕汤”和“御节料理”等也是兴味索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是,现在日本年轻人选择正月回乡省亲的人也越来越少,由于囊中羞涩而选择过年给家里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的人则逐年增多,空留白发父母在家企盼,这就不可避免的让日本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渐渐变得淡薄起来。如前文所述,随着近年来网络的发达,日本人甚至连坚持到如今的书写“年贺状”的习俗也在逐年减少,网上贺卡、LINE拜年、“脸书”问候已渐渐为大多数年轻人所接受。而急速发展的印刷术,也使得“年贺状”变得越来越精致的同时,由亲笔书写所带来的那份浓浓亲情、深深厚意在渐渐淡去……真担心,长此以往,日本的年味儿是否会逐渐“年将不年”了。

万景路专栏丨日景寻路

日本春节攻略(竟然有那么多事要做)

万景路|旅日作者|著有《你不知道的日本》等

(本文为作者原创稿,原题《日本人的正月里来正月正》,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除了特别注明以外,文中图片均来自维基百科。)

相关新闻
同类软件
软件推荐
最新问答
手游新品榜
热门推荐
大掌门2金将怎么组合

大掌门2金将怎么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