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极手游作者:小狐狸发布时间:2022-11-14 18:01:33
说完了食物,我们再来看看古代人类在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首先,是选择居住地。古代人类面临许多困难,例如对水和食物的需求,以及野生动物、悬崖和烈日的危险。对于远古人类来说,栖居环境是他们一生都要面对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自然选择塑造了我们对栖居地的偏好。
稀树大草原假说是由Oriens提出的,他认为自然选择在祖先中塑造了特定的偏好、动机和决策规则,以寻找那些拥有丰富资源和安全生活环境的防御。非洲大草原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而它恰恰满足了这些条件。
稀树草原上有大量的陆生动物,包括狒狒和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与热带森林相比,大草原提供了更多的猎物,可以找到更多的植物性食物,其开阔的景色也非常有利于巡航和觅食的生活方式。草原上的树木不仅可以保护人们的皮肤免受烈日的炙烤,还可以作为躲避危险的避难所。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草原风格的树”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即那些叶子密度适中,树干分为两个分枝,分枝靠近地面的树。同时,树荫太稀疏或太密集的树都是不喜欢的。
同时,自然环境总是比人造环境更受欢迎。当人造环境包含树木和其他植物时,人们对它的评价会高于普通的人造环境。但是,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在观看自然风景的幻灯片时,生理上的不适感会减少。跨文化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人类进化出了对风景的普遍跨文化偏好,不同的风景会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选择居住地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个选择。遇到宜居环境,决策的关键在于选择留下来探索还是选择离开。最初的反应通常是情绪主导的。人们不会考虑没有任何遮盖的开放环境。但是,完全封闭的森林民居会被废弃,因为它们阻碍了人类的活动和视野。
如果阶段1选择留下,就进入阶段2,也就是收集信息的阶段。主要关注的是资源和潜在危险。通常这个阶段的人更喜欢比较神秘的特征,比如曲径通幽,山峦起伏,可能意味着资源丰富,但也带来了危险。所以现阶段的寻找活动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为自己和家人找到一个藏身之处。而且,一个合格的藏身之处,必须满足有多个视角和逃生路线的条件。
阶段3可以称为发展,这涉及到另一个决定:为了获得环境提供的所有好处,是否值得在这个地方长期停留。这个决定涉及到一个权衡的过程,因为食物丰富的地方,渗透者中其他凶猛的动物可能也是如此。另一方面,陡峭的悬崖便于监视其他捕食者,但也使自己面临掉下悬崖的危险。所以,在最终决定是否在这个地方长期停留的时候,人们需要做非常复杂的认知计算。
另一组计算涉及决策的时间范围,如即时天气。雷电来临时,人们必须找个地方暂时躲避;晚上人的视力低,得找个可靠的地方躲起来。傍晚的天空会是红色的,人的影子会被拉长很久。这些线索可以启发人们选择一个地方作为临时营地。
更长远的范围是季节的变化。春天植物的发芽预示着它们会带来成熟的果实,而秋天植被的变黄则意味着冬天的临近。稀树草原假说预测,人们应该更喜欢那些显示丰收迹象的地区,而枯萎的景象不会令人愉快。比如花也很受欢迎。虽然人们不吃花,但花意味着冬天即将结束,草原和水果即将出现。事实上,用鲜花来探望病人可以加快他们的康复,并带来非常积极的精神状态。
让人类去选择那些对自己更有利的环境,但自然界没有永恒的安全之地。在古代,人类还是会遇到危险,而且频率不小。从现代人的情绪中也能看到历史的痕迹。每个人都面临过危险的情况,经历过焦虑和恐惧。这些负面情绪的适应价值显而易见。
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任何恐惧,他在自然条件下是无法长久生存的。恐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进化遗产,促使生物躲避危险,具有明显的生存价值。
有六种方法可以保护我们免受恐惧和焦虑。他们站着不动,逃跑,战斗,投降,恐慌(呆着不动或装死)和昏厥。他们的策略无非就是打架,表明自己无害。前五种大家都能理解。这里可以解释一下第六条路径。晕倒是看到血或利器时的功能性反应。这种反应有助于战斗中的非参与者,如妇女和儿童,“以沉默的方式表明,他们不会对彼此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可以安全地忽略他们”。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就应该推导出当看到血的时候,女人和小孩比男人更容易晕倒的语言。事实上,有一些研究证据强烈支持这种语言。
这些防御策略可以在很多哺乳动物身上找到,但昏厥是人类特有的反应,这大概是人类经过200万年进化后对战争的反应。
除了这些行为反应,恐惧还会产生一系列进化形成的可预测的生理反应。比如刺激肾上腺素的产生,加快心跳和呼吸等。他们的意思不言而喻。肾上腺素会作用于血液受体,促进血液凝固,保护伤口。肾上腺素还会作用于肝脏,使其释放葡萄糖,为肌肉提供必要的能量,以便生物体攻击或逃跑。心跳加快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流动,使血液从胃部流向肌肉。加快呼吸可以增加氧气的摄入以满足肌肉活动,同时加快二氧化碳的呼出。
从人类害怕的物体上,也能看出进化对我们的印记。当面对古代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时,人们更容易表现出恐惧反应,但当面对只存在于当前环境中的危险时,不容易引起恐惧反应。比如在城市里,蛇根本不构成威胁,但是汽车才是危险的源头。但我们很少听说人们害怕汽车、枪支、插座、香烟,因为这些东西只是在现代才出现,出现的时间太短,无法塑造相应的恐惧机制。
在人类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恐惧的对象和相应的危险类型出现的时间几乎是一致的。比如5个月大的宝宝会对类似蜘蛛的图案表现出特殊的反应,6个月大的宝宝会开始恐高和陌生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刚刚开始尝试离开妈妈去爬行和探索。在一项研究中,经过40天爬行训练的80%的婴儿拒绝爬过“视觉的悬崖”(实际上是有固体玻璃的悬崖),去他们母亲的地方。在对陌生人的恐惧中,人类的孩子通常比女人更害怕陌生男人。这种反应模式完全符合这样一个事实,从历史上看,陌生男性通常比陌生女性更危险。
当婴儿9到13个月大时,分离焦虑变得最常见。孩子2岁左右开始表现出对动物的恐惧。这时,孩子已经开始广泛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广场恐惧症出现的较晚。是指儿童在公共场所或难以逃脱的地方时的恐惧反应。通常直到孩子能离开家才会出现。总之,似乎特定类型的恐惧反应出现的时间与适应性问题出现的时间相对应。
有些类型的恐惧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对蛇和蜘蛛的恐惧或恐惧症方面,成年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拉基森的两个实验对11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检查,发现这种性别差异从婴儿期就开始出现。在可能受到伤害的时候,比如身体攻击、抢劫、入室盗窃、强奸、交通事故等,女性的恐惧感比男性更强。特别是,除了被强奸,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在上述伤害中幸存。费恩豪尔和邦克对这种性别差异的解释是:性选择使得男性有冒险的策略(为了获得上位、资源和择偶的机会),而女性则有更谨慎的策略,因为她们需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个假设也可以用来解释对蛇恐惧的性别差异。——38%的女性认为蛇是最恐怖的东西,而只有12%的男性认同这种说法。
同时,恐惧的心理基础也体现在我们关注和观察世界的方式上。在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中,我们把与恐惧有关的图片(蜘蛛、蛇)和无关的图片(花、蘑菇)放在一起。一组寻找恐怖图片,另一组寻找中性图片。人们发现,无论图片多么混乱,或者有多少干扰,人们都能更快地找到这些恐怖的图片。这种“效果”在3-5岁的孩子身上也得到了证实。
人类进化史上有很多掠食者。危险的食肉动物通常包括狮子、老虎、豹子和狼,以及鳄鱼和蟒蛇等爬行动物。虽然我们只能推测人类祖先被捕食者攻击的概率和受伤的严重程度,但从原始人头骨上的伤痕可以发现,头骨上的齿孔等痕迹与豹牙非常吻合。这些证据表明,人类祖先不时受到食肉动物的攻击。在对巴拉圭阿奇人的研究中,6%的人死于老虎袭击,而12%的人死于毒蛇咬伤。
害怕动物的孩子至少需要三种认知技能:(1)能够对食肉动物或危险动物进行分类,这是对食肉动物防御机制的基石;(2)它可以分辨出捕食者是否有捕猎的动机或“欲望”,有助于预测捕食者的行为;(3)能理解遭遇捕食者的可能后果是死亡;能够理解死亡,知道死亡的猎物会失去行动能力,这种能力的丧失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在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中,巴拉特得出结论,一个3岁的孩子已经对捕食者-猎物的遭遇有了完整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死亡的理解在孩子3到4岁时已经成熟。
大掌门2金将怎么组合